东印度公司秘籍(东印度公司攻略)

时间:2021-12-14 01:37:56 来源:网友整理 编辑:舍我其谁

两个字,漫长。。。

开始的讲解一定要看,不然开局少很多钱。

按要求初期会有两只船,不要点自动贸易,手动控制这两只船(一只一个舰队)去非洲买金块和钻石,翻本很快,

注意看本港销售价格,如果卖价要赔就不进了,换象牙或者异国皮,

注意别忘了让一艘空闲的去一次印度,把任务的钱赚了。

手里有十万左右时开始早新船,20货舱16速那个(第一个),保证本钱的时候出足五艘再编舰队去印度,

印度有四种产品:香料,茶叶,丝绸,瓷器。攒够钱凑足4只满船舰队分别购入四种产品,这样初期就不缺钱了。

一定保证本钱,不然很快入不敷出破产。

任务要求攻下一个印度港后就暂时不要攻港了,初期的船很难攻下,攒满一舰队的大帆船(开局能解锁的最后一个),

然后再印度把四种产品港各占一个,非洲和阿拉伯地区不要动,哪里的产品收入太低,而且很容易跌价赔本。

逐渐把20的小船换成三角帆30货舱的船。西班牙大船渐渐转型护卫舰。注意旧船别买,留着继续用,10舰队左右基本就差不多了,

剩下慢慢转型逐渐统一就行了。

通关方法:

1750年所有任务完成自动结束。

所有竞争对手击败,就是都挤兑破产。

12印度港占领十年,应该是包括那个无特产的,没试过。

如果不下载10倍经验补丁就多打仗吧,不要自动解决,不涨经验,船的战斗等级也不变,只是手动打时间太久,心急还是多存盘自动解决吧

最主要是经常是一整队的大战舰被几只小破船打沉,然后对手的船省一艘一丝血的,无语。。。。。

提督的技能主升大地图加速和提升货物装载量,装载量增加可带卫兵也能增加,攻港的时候很好用。贸易相关的两项看情况,主攻海战的就不用了,浪费格子。不打经验补丁就要多在主港里找好提督吧,速度个装载量技能的首选,其次为交易技能。想尽快升级还是手动打仗吧,30几岁就能满级,还能用好多年。

总之找到规律后很简单,开局很重要,就是太慢了,从开始到1700年要4,5个小时,还不包括进港出港加点的暂停时间,

3D港口一定要关,不然读进度条读到死,我最后的50年是仍在那里让它自己交易,留下一家对手当宠物,没钱了就给他点,喂胖了再打下来,

通关的时候已经快2亿资产了,没什么意思了,所有的特产港都占领,

如果和其他人结盟或者条约,那么其他人也能进你的港,可以利用这点把对手玩弄于鼓掌。

海盗湾版本很有趣,一人一舰队20年,能抢多少抢多少,锻炼海战技术(因为不能自动)。

当海盗主升降对方士气的技能,尤其是那个主动技能,经常点一下对方就都投降了。抢对方船等对方进港再出港后再打,否则没有抢商品收入。

俘虏船只主要用打桅杆的炮,打得对方不能跑了就换杀水手,很快对方就投降。小船一律无视吧,基本见面就跑,而且追不上。

海盗也可以攻港口,而且不考虑进攻的平衡值,5艘大船基本只掉点水手,但是如果就一艘那就直接沉了,游戏结束。

但是强烈不推荐攻港,一来海盗攻港也不能占领,二来抢的东西又少,三来攻击港口船只的攻击等级和航行等级会降!!(我很纳闷,这个也能降的)所以有点取舍吧。

多强些大船,好望角的港口是个好地方,所有去印度的船必然经过,很容易就有大收获。我专门在那等,挑船多且大的,尤其是那个200货物的商船,不仅货多,而且俘虏来自己用也很顺手。

东印度公司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制度创举之一。对,你没看错,就是最伟大。人类生产力的大发展和大航海时代来临,背后的推动力都是公司制。公司制的发端就是罗马人,但是公司制的发扬光大和推广就不得不提到“海上马车夫”荷兰人了。

早年间航海是一个风险非常大的事情,因为当时的船只非常小,所以抗风浪的能力不强,很容易被海上风暴吞没。而且航海技术和海图也不详细,经常有船走着走着自己就走丢了。船员们也面临坏血病和瘟疫的威胁,还有海盗和远洋土著的劫掠风险,这些都很容易让远洋贸易血本无归。如果是单个船主来承担这样的风险,就很容易因为一次意外就破产,这样势必导致大家都很谨慎,不愿意投入到远洋贸易当中去。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后面的大航海时代就很难来临。

当时还有一个难题就是,荷兰政府的职能跟不上东印度公司的扩张,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安全不能依靠荷兰政府,只能靠自己。面对贸易中的各种风险,东印度公司只能自己想办法,荷兰政府能做的就是给东印度公司授权让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,然后政府参与分红就好。对于政府来说,这是无本买卖非常划算,对于东印度公司来说,没有限制,它就可以在占领地履行很多政府的职能,这样利润更高,所以双方一拍集合,形成了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制度史上怪胎。大家印象里那个能组建军队,能搞外交和认命殖民地官员的公司就是这么来的。

不管怎么说,东印度公司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制度探索的一大创举,虽然给殖民地造成了伤害,但是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中巴关系为什么“铁”之一

作者:桅杆

前言:长期以来,巴基斯坦一直中国的友好邻邦,被称为“巴铁”。实际上,自巴基斯坦建国以来,中巴之间也曾经历过曲折,但最终基于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,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。数十年来,国际形势风云变幻,巴国局势多次变化,但中巴两国的关系一直非常稳定。本组系列文章试图从深层次来探讨中巴关系为什么“铁”,敬请关注。

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人口约2.21亿(2020年数据),其中旁遮普族占63%,信德族占18%,普什图族占11%,俾路支族占4%,另有克什米尔、布拉灰、奇特拉尔和古吉拉特人等少数民族和部落。

巴基斯坦独立后,乌尔都语和英语都是官方语言,但正式文件、法律条文以及官方通信等,大多用英语,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。2015年9月9日,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发布命令,将乌尔都语定为国家官方语言,全面取代了英语的地位。巴基斯坦主要民族多是雅利安人种,如旁遮普人、信德人、普什图人、克什米尔人等。巴基斯坦国土面积为88万平方公里(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8.6万平方公里)。

今天的巴基斯坦,是古代印度和近代英属印度的一部分。在英国统治之前,印度实质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,由很多小的邦国所组成,基本没有形成过大一统的王朝。印度次大陆历史上几个相对强盛的王朝,也只是统一了北部地区。巴基斯坦在历史上,就是印度这个地理概念的一部分,其古代历史与印度密不可分,也是古印度文明的核心区域,著名的印度河就主要流经巴基斯坦境内。

南北朝时期的高僧法显、唐代的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,都曾经到达过印度河流域。唐玄宗时期,大将高仙芝、封常清曾经远征的小勃律国和大勃律国,即位于今天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。在今天看来,这些地方仍是天远山高,令人不能不由衷地感佩大唐雄风。自唐代以后,中原王朝再也没有直接涉足这些地区。

1600年,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伦敦商人东印度贸易公司(简称东印度公司)皇家特许状,专事经略印度次大陆。东印度公司名义上是贸易公司,是私人拥有的股份制公司,却拥有舰队和武装,实际上是英国等西方国家开拓殖民地的一种组织形式。

为开拓亚洲殖民地,荷兰、葡萄牙、丹麦、法国等也都曾设立过类似的“东印度公司”。旁白一句:1840年战争前后,向中国大量走私的,就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。

经过100多年的经营,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次大陆的殖民地开拓上收获日丰。1773年,英国国会通过“东印度公司法案”,将东印度公司的主权和最终控制权收归国会,并赋予公司职责,由英国内阁负责管理,明确规定东印度公司“为皇室代行皇室之主权,而不是为公司自己获得主权”。此举相当于将东印度公司国有化,成为英国直接控制印度次大陆的一个重要步骤。

随着当时统治印度次大陆大部分地区的莫卧儿帝国日益衰落,到19世纪中叶,东印度公司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,经过多次战争,在1849年占领了整个印度次大陆。1858年5月,英国殖民当局将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·沙二世流放到缅甸仰光,随后处死了其家族的大部分成员。与此同时,英国撤销了东印度公司,直接统治英属印度殖民地。1876年,英国将其整个印度次大陆殖民地正式命名为印度帝国(Indian Empire),并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。从此,印度这个地理概念第一次成为国家名称。

英国将其直接统治下的印度分为13个省(包括缅甸,后来又陆续建立了5个省),另有受英国控制的700多个王公土邦。当时的英属印度范围很大,包括今天的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、缅甸四个国家。其中缅甸在1937年脱离英属印度。二战开始后,大英帝国开始衰落,其在印度次大陆的统治也难以为继。

印度次大陆的独立运动,从19世纪末就开始了。1885年12月,印度国大党在孟买成立,开始领导反对英国殖民的斗争。初期的国大党主张与英国合作,通过宪法斗争寻求独立,建立代议制政府。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,在如何保障居少数的穆斯林权力问题上,国大党内部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出现重大分歧。因此,1906年12月,全印穆斯林联盟(简称穆联)在达卡(今孟加拉国首都)成立,致力于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一个穆斯林国家,但最初的影响力并不大。

1920年12月,国大党年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“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方案”,并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和纲领性策略。当时,印度独立运动有两大精神领袖,一是印度教徒的甘地,一是穆斯林的真纳。穆联主席真纳本来一直致力于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团结,寻求整个印度次大陆以一个统一的国家,实现自治和独立。但因不满印度教徒甘地的不合作纲领,在1921年退出了国大党。

1929年,真纳提出穆斯林在立应占三分之一议席等保障穆斯林权利的“十四点计划”,遭到国大党的否决。从此,印度次大陆的独立运动,开始向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分治的方向发展。

1946年7月,英国内阁使团与印度各派势力(包括国大党)就统一印度的独立问题达成妥协,随即又被国大党单方面撕毁。这导致穆联最终决定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。其间,英国为了“分而治之”,也从中挑拨,打一派拉一派,致使国大党与穆联之间的仇恨日深,两派教徒之间的流血冲突也持续不断。仅当年8月16日在加尔各答发生的两派教徒相互残杀事件,死亡人数就达上千人。到这个时候,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。

【深耕战争史,弘扬正能量,欢迎投稿,私信必复】

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至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务必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ixs.net/article/20211214/16524868095758.html